找到相关内容325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唯识自性面面观

    真如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。唯识真如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。四安立真如。谓实性。五邪行真如。谓集实性。六清净真如。谓灭实性。七正行真如。谓道实性。此七实性。圆成实摄。根本后得二智境故。随相摄者。流转...成真实属于遍计执性所摄,第二道理所成真实通属于自性,因为道理没有执无执染污和清净之分。执理则属遍计,无执则属依圆。杂染属依他,后二种真实只属于圆成实所摄。  7. 自性与四谛相摄  自性与、集、...

    定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673549.html
  •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(1)

    决定流转在生死轮回当中,感受、八等等无量的诸。萨迦耶见的基础上修什么法,肯定是转生生死轮回的。一句话就可以断定,凡是萨迦耶见引起的、萨迦耶见所摄的、在萨迦耶见的基础上所做的行为都属于魔业。为...声佛号。   到了第二年四月十二号,大师对大众说:“我又见到了西方圣降临,是不是我要去净土了?”说完写了一首偈,上面说:“身在花中佛现前,佛光来照紫金莲,...

    省庵大师[著] 益西彭措堪布[讲授]

    菩提心|净土|省庵大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3003980177.html
  • 试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、基本规范及其主要特征

    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。五蕴变化无常而使人遭受苦难。“四谛”即说明了人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与原因,以及相应的解脱办法与解脱境界。四谛包括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谛说明人生多,人生有,八,无量诸,...只是一个过程。   对人而言,所谓“缘”,具体说来就是“五蕴”。“蕴”是积集的意思,五蕴就是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,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种所造;受就是感受,其中包括、乐...

    李英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3691590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劝修易行道往生净土

    这样无数次受生。   所以《正法念处经》中记载:化生的菩萨告诉天众说:“凡人经此百千生,著乐放逸不修道,不觉往福侵已尽,还堕涂受众。(很多人在这天界里辗转地受生过百千生,但一生天界就耽著在五欲的乐受上,身心放逸不修圣道,不知不觉以往所修积的福德享受尽了,就又堕到恶趣里受苦。)”   所以《涅槃经》说:“此身所集,一切皆不净,扼缚痈疮等,根本无义利。上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劝修易行道往生净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093943325680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录

    世间,有无量诸,乃至见思烦恼,观世音菩萨观其求救持名之音声,即得解脱其同居土分段生死。声闻缘觉之二乘众生,有尘沙烦恼,方便有馀土变易生死;菩萨之大道心众生,有无明烦恼,实报土变易生死。一称名号,九界土众生之烦恼生死,皆令脱离,咸令成佛。所以观世音名号,不但凡夫应念,罗汉菩萨亦须要念,观音无苦恼不拔,无刹不现身。其能观之智,与所观世界众生之境,唯是一心,故号观世音。须知观世音...

    宝静法师讲述

    |观音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9264585.html
  • 心经讲记[圣一法师]

    密多故.得阿耨多罗菩提.故知般若波罗蜜多.是大神咒.是大明咒.是无上咒.是无等等咒.能除一切真实不虚.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.即说咒曰.揭谛揭谛.波罗揭谛.波罗僧揭谛.菩提萨婆诃. ...  或遭王难,临刑欲寿终,念彼观音力,刀寻段段坏——于王难得自在。   或值怨贼绕,各执刀加害,念彼观音力,咸即起慈心——于怨贼得自在。   观音菩萨不但于种种难得自在,于贪嗔痴毒亦得自在,亦...

    圣一法师

    |心经|般若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1429113.html
  • 白文殊修法仪轨及导论(灌顶后方可修)

    恶道来讲感受稍微好一点点而已,但还是充满了烦恼和痛苦。作为人有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无(五)阴炽盛等等痛苦;作为阿修罗,由于嫉妒和瞋心所使有常年的战争之;作为欲界的天人也没有脱离行,待福报享尽最终要堕落到恶道中去;作为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同样死后难逃恶趣。由此可见即使是生到天界,也不能脱离苦恼和烦恼。经过对因果规律和六道轮回痛苦的认真思维,你会认识到六道轮回就像一个监狱、...

    夏坝仁波切

    |白文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652366082.html
  • 教下的开悟(上)

    见道是无分别智。在四谛看来,实是,这一点大家不会疑惑吧?因为世间确确实实是的。无论分为五、八。总之,世间乐少多,乐未去而悲苦交攻。集谛实在是产生的原因,是由人们的烦恼招集产生了人生...的五种苦果。这五种报的程度如何,完全由前世的业因而定,绝对不能依今世的意志为转移。(八)是“爱”,既然有了、乐、舍之种不同的感受,就必然要因所乐而生起爱恋之心。(九)是“取”,有了爱,接下来便是...

    贾题韬

    |禅宗|开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7565910187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

    ,却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石上,不止提倡,而且实现。   、人间佛教的精神   人间佛教的精神,不但慈悲爱护一切众生,同时宽恕容忍一切众生;做到冤亲平等,拔与乐。慈悲是甚么?慈悲,是人性的至爱,...自己的享乐,而牺牲他人的幸福,致使人性广大无限的至爱,缩少至只爱自己的家,自己的国,甚至只知爱自己,不知爱他人,往往为了满足自己,不惜危害社会,损害他人,故人间罪恶日益增,祸患日益盛,而人生的、八...

    文珠法师讲述

    |人间佛教|文珠|文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8293719656.html
  • 厌离娑婆 欣求极乐

    一个。我们的念头,念念的迁移生灭,就有时间的概念,这个时间是建立在我们的念头当中的。有一念过去了就是过去,当下这一念是现在,即将要来的那一念是未来,这叫过去、现在、未来际。但是这个念头是虚幻的,所以...满足的时候,于是就感觉啊。而且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啦!当你赚到了十万的时候,看到别人有一百万,想追求一百万,自己有一百万的时候,人家还有一个亿啊,当你有一个亿的时候,人家还有百个亿,当你有百个亿的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出离心|净土宗|极乐世界|发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8365020964.html